城市和乡村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形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对重要关系。在城市产生之后,城乡关系就应运而生,这一关系伴随着城乡发展全过程。把握城乡发展规律,推动城乡关系协调发展,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城乡关系的理论渊源可追溯至亚当·斯密的“乡村——城市”自然顺序论,其在1776年的《国富论》中系统地阐述了城乡关系自然演变的过程,分析了地理、贸易、制度和文化等因素对城乡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此后,德国学者杜能在1826年发表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中第一次以工农产品互换为基础,明确指出城乡产业要合理分工布局,对城乡产业布局产生重要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继承近代古典经济学的优点,进一步强调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工农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将“城乡融合”作为未来社会的重要特征,提出通过废除私有制,使农业和工业相结合、城市和乡村的对立逐步消失,推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而后的莱特(1932)、芒福德(1961)、舒尔茨(1968)等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之后,由于城乡关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西方的城乡关系理论取得新的突破,形成了“刘易斯-拉尼斯-费景汉”模型(1961)、“乔根森模型”(1967)、“托达罗模型”(1970)、利普顿的“城市偏向理论”(1977)、弗里德曼和道格拉斯的“乡村城市发展战略”(1975)、朗迪勒里的“次级城市发展战略”(1983)、岸根卓郎的“城乡融合系统”(1985)、麦基的“Desakota”模式(1994、1997)、道格拉斯的“区域网络发展模型”(1998)、肯尼斯·林奇的“城乡动力学”(2005)等城乡关系理论模型,不断丰富城乡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
城乡关系问题是一个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必然面临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人类城乡关系演变的终极指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城乡关系问题,积极探索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的探索与实践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城乡对立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以农补工、城乡分治阶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城乡互动和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的演变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城乡关系理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建设的实践,提出一系列关于城乡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开辟我国城乡关系发展的新局面。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大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发展不均衡仍然是农民与其他阶层收入的不均衡,最大的发展不充分仍然是农村发展不充分。截至2022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已达到9.21亿人,占比65.22%,乡村常住人口依然还有4.91亿人,占比34.78%。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强调要“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指明了未来重塑新型城乡关系的方向和路径。
由高拴平教授等所著的《中国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百年流变与进路研究》一书,以中国城乡关系的理论与实践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演进的理论渊源、历史渊源,深入探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的主要内容及演变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城乡关系理论的实践成效及其经验启示,并提出了推动中国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时代进路。
该书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其一是结构合理。该书着眼于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进程与现实情境,厘清中国城乡关系理论的演进脉络,突出理论创新发展成果,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体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其二是视野开阔。该书还致力于挖掘中国城乡关系理论对于指导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处理好城乡关系的现实意义,更好地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全球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增强中国城乡关系理论的世界价值。因此,该书的出版不仅充实、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也为更好地推进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同时也对发展中国家推动城乡关系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其三是前瞻性强。该书作者既有在地方政府从事管理工作的儒雅学者官员,也有长期在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教师,充分彰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魅力。该书明确提出,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是中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重点;坚持公平共享原则,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是中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建立健全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是中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攻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落脚点。上述这些观点无疑为未来我国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既富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总而言之,《中国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百年流变与进路研究》一书从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城乡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演进脉络,总结了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经验启示及世界意义,提出了新时代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历史分析与现实问题相统一、归纳总结与理论提升相衔接的鲜明特色,值得理论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者参考。
当然,在新发展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发展面临一系列新情况和新问题,亟待从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而该书对城乡关系问题进行的探索,还需要进一步随着实践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期待该书作者围绕城乡关系问题开展系列研究,从而有更多优秀的新作问世。
本书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史与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式,运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实证研究等研究方法和工具,对中国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实践的历史流变及时代进路进行专题性研究。一方面,系统总结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时期的中国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实践;另一方面,对当下中国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进路进行了探讨。
高拴平,经济学博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5部。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项,获教育部第五届青年教师优秀教学成果奖、中国人民银行优秀教师,省部级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奖5次。
陈伟雄,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课题、福建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福建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等科研项目10余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20余项。
李梓元,厦门工学院商学院教授,学术副院长,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经济、数字营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担任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研究会物联网经济委员会主任、福建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